1月以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输油二处积极探索优化管网生产工艺,精细岗位流程操作,不断强化生产组织管控措施,持续加大生产组织、设备巡检、异常处置现场安全管理,努力实现长输管输安全生产效能效益双提升。
强化现场设备巡检。实施“三级巡检”设备管理模式,建立场站操作员工“岗位巡检”、生产保障维修人员“专职巡检”和设备管理人员“诊断巡检”三级巡检模式,建立设备状态“月分析、季评价”机制,消除生产设备现场潜在隐患。不断完善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建立场站保障运行三级考核体系,将设备完好率、运转率等考核指标与奖金挂钩,形成设备管理有目标、工作有标准、效果有考核长效机制。应用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实现生产设备故障自动分析诊断报警。
强化现场异常管控。在生产出现异常状态时,实施“123”异常报警处置模式,即1分钟内发现报警、2分钟内准确判断、3分钟内应急处置,有效保证输油管道事件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尽快处置,将事件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实施站控系统抓好输油参数监控,加大管道在线泄漏检测岗位培训力度,提高报警分析能力与定位精度。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场站阀室、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管道生产运行可视数字化管理。
强化生产运行组织。优化“12345”生产组织模式,实施生产指令上传下达,及时掌握各场站运行动态,对岗位操作进行协调监护,对在用设备管线进行24小时监控。动态调整季节输油运行参数,加大对运行参数监控分析,提升管道工艺运行安全水平。通过延长管道常温输送时长、减少加剂运行时长等措施,实现运行效率的提升。常态开展管道清管检测作业,建立输差“周分析、月总结”长效机制。加强重点工程建设过程管控,实现管道生产组织智能化运行管控。(文:杨永坚)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