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国企党建 > 学习进行时 > 正文

解锁秦岭生物“盲盒”“隐藏款”

学习进行时 2025-05-26 10:56:25
A1 A2 A3

  原标题:打卡秦岭国家植物园

  解锁秦岭生物“盲盒”“隐藏款”

  秦岭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

  横亘于华夏大地中央的古老神秘山脉——秦岭,是一座巨大的“生物宝库”,堪称大自然精心准备的巨型生物“盲盒”,时不时就会开出令人惊喜的“隐藏款”。

  近日,记者走进秦岭国家植物园,开启初夏寻宝之旅,带您一起“拆盲盒”,解锁植物的神奇。

  6000余种植物展示生物多样性之美

  秦岭国家植物园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植物园,也是国家植物园体系重要布局之一,作为秦岭植物资源的重要保护和展示窗口,这里保育植物6750余种,更是很多本土植物“土生土长”的家。在这里,能看到绣球、玉兰、月季、玫瑰等常见植物;也能找到红豆杉、珙桐、翅果油树等珍稀植物物种。

  走进秦岭国家植物园,在众多已经结果的树木中,一株挂着酷似秤锤一般果实的大树格外吸睛。

  “这是秤锤树。”秦岭国家植物园科研中心主任朱琳说,秤锤树为安息香科秤锤树属落叶小乔木,观赏价值极高。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春季满树花朵洁白如雪,秋季叶落后果实宿存。对于这个足够写实的植物名称,朱琳详细讲解了它的由来。

  秤锤树是中国特有植物,因果实酷似秤锤而得名。并且秤锤树属是第一个由中国植物学家秦仁昌先生和胡先啸先生采集发表的植物新属,在我国植物学研究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这意味着,至此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国植物由国外学者发表并命名的历史,从此以后我国的植物将由我们自己探索、研究,不再得名于国外的“植物猎人”。听着秤锤树的传奇经历,再抬头细细观察,看着其倒挂悬垂随风拂动的果实,瞬间让人感慨自然野趣的神奇。

  除了这些较为珍稀的物种,秦岭这座野生植物资源宝库,孕育出的植物各具神奇绝妙之处。

  被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关键类群的独叶草;能够通过花朵颜色显示土壤酸碱性的秦岭绣球花;叶片边缘长出小芽脱落掉入土壤中,就能迅速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的落地生根……无论草本木本、或高或矮,每一种植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让珍稀濒危植物“回家”

  今年四月,秦岭国家植物园中的珙桐迎来盛花期,洁白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如同白鸽振翅。由于珙桐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不耐瘠薄与干旱,且种子自然萌发困难、幼苗存活率低,这也让此次盛花期的到来显得更加珍贵,吸引众多游客与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

  “自然条件下珙桐生长极为缓慢,种子落地时种胚并未发育完全,层积两年完成形态后熟作用萌发,实生苗需要15年才能进入初花期。”朱琳说,为此,科研人员开始做了一系列保护性繁育实验,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促使种子萌发率提高至75%,将种子萌发时间缩短4倍。如今,在秦岭国家植物园中,通过种子繁育出来的珙桐已经有2000余株,它还和红豆杉“合体”有了个好听的名字——“秦岭双娇”。

  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复制经验

  记者了解到,目前,秦岭国家植物园中迁地保护的植物种类达6750余种。从珍稀植物引种驯化到种苗高效繁育,再到野外回归的全过程实践,为今后开展其他珍稀植物迁地保育工作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模式。

  秦岭国家植物园科研中心博士杨颖说,和珙桐一样,通过迁地保护和精细化培养,使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还有很多。利用红豆杉种子繁育及扦插技术,园区已人工繁育红豆杉种苗3000株;通过人工繁育培育翅果油树种群2000株,并开展野外回归工作;成功繁育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陕西省极小种群物种——长序榆,同时在镇坪县、柞水县、周至县对其进行野外回归,回归苗木1200余株,为极小种群植物迁地保育研究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且宝贵的经验。

  近年来,陕西在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成果显著,生物多样性“家谱”不断扩容,得益于在颜色深深浅浅的绿色密林之中,每一粒“深度沉睡”的种子都会被悉心呵护。“种质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采集种子,保护种质资源,是我们科研的一项重要工作。”朱琳说,科研人员采集种子时,会详细记录采集时间、地点、海拔、土壤类型、周围环境等信息,并把该植物的叶、花、果等信息作为凭证一一对应种子,作为今后生态修复的依据,让生命得以延续、让自然更加完整。守护这些神奇生命,就是守护地球的“生物盲盒”,让惊喜永不谢幕。


来源: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输油二处开展智能分析专项培训提升场站安全防线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