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第一家掌握乙丙橡胶生产工艺的企业,近年来,延能化公司坚持以高质量项目带动高质量发展,一直保持着高歌猛进的势头。
在6月份乙丙橡胶装置停车油运的间隙,该公司利用短短几天时间,改进完善了乙丙橡胶二线装置的基础设计,为8月份的基建动工做足了准备。
面对当前整体承压的行业大势,能化企业要迎难而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时刻瞄准市场,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打造成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强引擎”和“硬支撑”。这样才能让经济效益好、引领作用强的高附加值产品、高质量项目聚链成势,推动企业走出低谷,破茧为蝶。
延能化人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他们的故事,我们从一路跌宕起伏、柳暗花明的乙丙橡胶讲起。
初涉橡胶战险阻
在延能化乙丙橡胶丁醇中心的生产区,随着原料储存到聚合反应、再到脱气、水洗及压块成型的装置单元顺次经过,一袋袋豆腐块状的弹性体正从成品包装线上连续输出。该中心负责人贺永宁介绍说:“我们这条生产线,现在已达到了满负荷运转,每月产能可达2100吨……”
2015年,肩负我省推进“煤气油向高端化工产品转化”重任的延能化公司,在富县工业园区启动了煤油气综合利用项目。项目计划建设的8套主要装置中,两条年产2.5万吨乙丙橡胶的生产线就位列其中。
当时满怀激情的项目团队,积极出动四处寻求技术合作伙伴,但在联系了国外许多工艺包专利商后,都因乙丙橡胶的技术含量高、保密性强,被对方一一拒绝。
“最后,我们只好购买了意大利Fastech溶液聚合的工艺包,这在当时是国内首套全流程采用该工艺的装置。”贺永宁说。
为了尽早实现工业化生产,项目组专业技术人员几乎跑遍了国内生产乙丙橡胶的企业,希望能借鉴一些同行业生产流程的经验做法。但当听说他们要了解乙丙橡胶生产的相关情况后,几家企业无一例外都让他们吃了闭门羹。
“连工厂大门都不让进,最后只能找到附近高一点的地方,站在那里把人家的厂房看上一眼。”贺永宁说。
技术攻关破壁垒
1035吨,4337吨,10003吨,12731吨……
这组不断跨越增长的数字,是2019年到2022年,延能化乙丙橡胶4个年度的产量。
2019年初,第一条年产2.5万吨的乙丙橡胶生产线建成试车的当天,作为陕西首套设备,大家对即将下线的产品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但未曾料想到的是,这套来自意大利亚平宁半岛的生产工艺,在转化到陕北黄土高原后竟会长时间“水土不服”。
第一次试车投料,整套设备在经过三个多小时正常运转后,脱气单元胶液输送管道压力表上的指针突然剧烈摆动:本该顺畅输料的管道,却如同“肠梗阻”般发生了“痉挛”。紧急停车,打开设备,映入眼帘的全是一团团堵塞管道的淡黄色胶状物。第一次试车,还没来得及兴奋,就先遭遇了橡胶生产中的“坨釜”故障。
乙丙橡胶丁醇中心工艺工程师王辉回忆说,“当时非常诧异,脱气塔一下子就被堵住了,对我们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此后,让乙丙橡胶项目工程技术人员想不到的是,原本冀望填补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同类产品空白的壮志雄心,现实中却变成了对他们的一次次揪心担心。从2019年4月1日正式投产开始,在当年剩余的整整9个月时间内,乙丙橡胶生产线却只累计运行了19天零2小时。
“8月4日投料,8月7日停车;8月13日投料,8月14日停车;10月23日9时46分投料,22时35分坨釜停车……”王辉手机的备忘录上,现在仍保留着当初生产时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异常。
即使在正式投产三年后的2022年,设备运行依旧难以稳定。聚合、脱气、水洗、汽提多个生产流程单元像主催管线堵塞、P1400入口持续高振动、T-1400塔盘堵塞等等,各种困难总是频频袭来。
对搞化工的人来说,与气体、液体产品装置比起来,固体产品装置的难度是很大的。“我们行业内有一种说法,就是宁肯干三四套液体产品装置,也不愿干一套橡胶装置。但大家心里也憋着一股劲,绝不能让这套花了7个多亿投资的设备,最后在我们手上变成出不了产品的废铜烂铁!”贺永宁说。
几年来,延能化通过技术引进再创新,不断和“洋技术”掰手腕,先后对原来的工艺进行了150多次技改,终于在2024年7月,成功实现了整套装置的满负荷运转,10月完成了达产达标考核。质量的提升、技术的进步,加之客户开发力度的增强,让乙丙橡胶客户新增了25家,年内乙丙橡胶产销量达1.93万吨,收入近3亿元。
科技创新向未来
“乙丙橡胶许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在我们稳运行、强攻关、重操作的多措并举下迎刃而解了。当前我们的紧要工作,就是抓住市场机遇期,排除万难、全力以赴,协调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确保乙丙橡胶二线装置尽快建成投产。”延能化副总经理刘涛表示,公司拥有丰富的乙烯、丙烯、甲醇、合成气等化工原料,致力于进行低碳烯烃高附加值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并推动相关技术的工业化转化。
据了解,近年来,延能化公司积极配合中、省和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积极参与集团产品结构调整、绿色节能等科技项目,先后承担了“低碳烯烃氢甲酰化低温高选择性催化体系开发与应用”“MMA工艺技术开发”“ACO装置脱乙炔氧催化剂国产化开发”等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获得行业、集团多项科技荣誉及成果奖励。
该公司先后开发了聚丙烯纤维料、注塑料、高融透明料、管材料及聚乙烯注塑料、高端耐热管材料等30个牌号,产品广泛应用于包括水系统、食品饮料输送、医疗器材、抗冲汽车专用料等领域。其中食品医用类聚丙烯卫生、高透明、易加工特性市场反馈良好;乙丙橡胶EPDM-Y-06H2D4等7个牌号,覆盖润滑油添加剂、密封、电缆料等多领域。公司目前已形成化工原料、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产业架构,成为西部重要的石化产品生产基地。
十年面壁图破壁,狭路踏遍成通途。为积极应对全新的产业发展形势,快速摆脱企业经营和发展困局,延能化公司一方面深度挖掘现有产业潜力,实现提质增效,另一方面积极践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开展强链、延链、补链项目研究,编制完成羰基新材料发展规划,逐步实现由聚烯烃产业向醇、醛、酯产业转型。公司计划2026年建成2.5万吨/年乙丙橡胶二线装置,“十五五”初期实施10万吨/年MMA工业示范装置、10万吨/年PMMA装置和5万吨/年乙丙橡胶装置3个项目,全力打造西北地区专业化、精细化程度极高的PMMA、乙丙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和管材料生产基地,为推动我国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151项赛事活动点燃暑期 陕西为青少年打造“活力运动季”